筹备了6个月之久,《高尔夫漫谈》网站终于上线了!
首先,请大家记住它
www.golfreview.cn
没错,Golf Review是我们的英文全名,网址简单好记。
不怕大家笑话,半年时间,5位小伙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搭起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旅行小工具。然后,您大概率要问:图什么呢?这年头,还有谁会看网站?
这真是一件看上去很笨拙的事,但它真的有用。
我们和每位旅行者一样,都需要帮助,这帮助,就是准确的球场资讯。
当您在计划一场旅程时,怎么选择要打的球场呢?当您站在一个陌生球场的第一洞发球台时,您对这家球场了解多少?
如果跟随旅行机构,球场就成了产品,多多少少都要被包装一番,难辨真伪。“国际锦标赛球场”、“高端品质”、“奢华设施”…… 即便是进入球场官网,在被精修过的球场大片震撼的同时,也可能做出失误的判断。抛开华丽的词藻,球场的设计到底怎么样?球场有何特点?趣味性和挑战性,哪方面更加突出?无从知晓。
于是,我们找到达人,邀请他们成为我们的评论员(reviewer),分享真实的经验,大家帮助大家。
这些评论员,必是见多识广者,能够横向比较,给出一些真诚的建议。《高尔夫漫谈》的发起人之一徐江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40多个国家打过超过1000家球场,他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旅行。
许多评论员像徐江老师一样,不打球的时间,都在回答好朋友的问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球场,不同的线路,他们不厌其烦。而这些人的评论,最为真实,甚至有点毒舌,但绝不会让您踩雷。
这样的评论员,我们还在继续寻找,如果您对某个地区玩得很透,请一定不吝分享。然后,我们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汇总,上传至这个小小的网站。
些许遗憾的是,我们还不够熟练,这只是一个测试版,问题频现,也许它永久是个测试版,但那又何妨?只要它曾经帮过您,哪怕一次,就拥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谢谢您的关注!
更多关于《高尔夫漫谈》网站的好奇与疑问,就请徐江老师来亲自解答吧!
快问快答
Q = 每一位旅行者
A = 徐江老师
Q:为什么想做一个网站,而不是微博、小程序或者其他?
A:这几年,我把打过的球场一一上传到微博,就像日志一样,是为了记录当时的体验和感受。但事后,当朋友们来问我某个地区或者某家球场的信息时,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大都是品牌推广,自我营销和信息的推送。他们在信息归类、检索、搜索方面,都不太方便。我就和《高尔夫漫谈》的小伙伴商量,我们是否要做个网站,目的就是创建一个可以归纳、搜索球场的小工具。

Q:所以这个网站的定位是一个旅行工具,对吗?
A:对,就是解决中文高尔夫爱好者在海外旅行规划和了解球场背景资料方面的痛点。高尔夫爱好者们 1、制定旅行计划时,可以参考我们的信息,挑选出好球场,纳入自己的行程;2、开球前,花上五分钟,在我们网站上阅读一下该球场的信息和评论,可以有助于提升打球的体验。
Q:网站上都会包含什么信息,全部都是球场?
A:球场是主体,此外还会包含世界上几个主要评选的榜单,便于大家随时查看,同时也有我们专门撰写的介绍著名设计师的文章。

Q:你们不可能介绍全世界所有的球场,那么,主要介绍哪些球场呢?基于什么原则来推荐这些球场?
A:基于“旅游目的地”原则,我们推荐的是“全球值得打的球场”。我们不是要做球场排行榜,也不关注它在全球或者或者美国全境的排名,只是想告诉大家哪些球场值得纳入大家的旅行计划。
比如美国,我们只关注每个州范围内,哪些球场更值得打。英国、日本、澳洲等球场众多的国家,会把关注点集中在该国的某个区域,比如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东京、大阪等等,其他的旅行目的地,基本是以国家为范围作考量,比如法国、泰国等。

Q:网络上也有许多球场介绍,包括官网,你们的介绍有什么与众不同?
A:我们不介绍总长、标准杆那些信息,我们想直指它的特点,比如设计上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如何,草坪养护的状况等,同时也包含设计师、历史变迁和荣誉等信息。而且,我们会把这些球场按旅行目的地归类,方便大家规划行程和查找。



Q:你们计划上线多少家球场?目前上线的国家和球场有哪些?
A:我做过一个简单的估算,全球最值得旅行者打卡的球场约有1000家左右,所以我们的长远规划是上线1000家左右。
目前,我们第一批上线了101家,包括美国的3个州:加州、北卡和俄勒冈,美国对外封闭的私人俱乐部很多,我们会优先上线那些优秀的公众球场比较多的州。此外,法国、荷兰、英国也有部分球场上线,适合大家今年夏季的旅行规划。未来12个月内,我们争取上线的球场在300家左右。
Q:这些球场如何进行分类和排序呢?有排名的分数吗?
A:我们叫它“推荐值”,来自于每位评论员的推荐。
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是以所谓的专家来评选球场,给它们打分的。我们是高尔夫旅行的达人,以自己亲身的感受来评论球场,给出推荐意见。基于我们的视角,认为哪些球场值得爱好者们将它纳入自己的旅行规划。
我举个例子,一些球场,专家评委可能有非常多的批评意见,甚至认为它们另类,但是从旅行爱好者角度,这样的球场非常特殊,自己家门口没有,甚至全球范围内独此一家,那就非常值得去。比如烟草之路(Tobacco road)、狼溪(Wolf creek)等。
Q: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使用达人们的评论?
A:这些达人,也就是我们的评论员(reviewer),会在评论中介绍他们观察到的球场特点、优点和缺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看中的方面,去决定是否把它纳入自己的旅行计划。比如,有的球场景观特别突出,有的球场挑战性特别强,有的维护保养状况非常好。

Q:中国球场何时上线?
A:我们不是球场评选,中国的球场,我们中国的爱好者有渠道和能力自行了解球场的最新情况,未来是否包含进来,还在评估和商讨中。
Q:目前的测试版,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吗?
A:网站筹建工作,从漫谈成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几个月的努力过后,我们发现,远远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马斯克不断地用炸火箭去试错,这样的发展模式让其在业界遥遥领先。我们也必须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推出的网站只能称为测试版,如此多信息的呈现,漏洞百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必须不断地纠错,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丰富,这就是我们选择的发展模式。跟时间做朋友,慢慢来吧。
诚恳地希望关注《高尔夫漫谈》的朋友们“三多”: 1. 多提建议; 2.多挑错误; 3.多贡献内容。大家既是内容的使用者,也是内容的贡献者,二者相辅相成,最终我们大家都会受益。
如果您正在规划一段海外高尔夫旅程
欢迎登陆
www.golfrevi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