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球场|从圣安德鲁斯到奥古斯塔

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

(图源/Masters官网 制图/张旭)

球场设计师、本文作者/张旭

2025年4月,我有幸代表《高尔夫漫谈》前往奥古斯塔,报道第89届大师赛(The Masters)。

4月5日,我第一次走进奥古斯塔球场,除了美轮美奂,让我感觉如同步入圣殿一般。

在1号洞和10号洞,球场完美地展现了设计师麦肯兹的拿手好戏——视觉差设计,准确地说,是通过巧妙的地形设计,让球道沙坑和果岭沙坑,从远处看起来连成一片,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特别让我着迷,让我觉得始终看不够的,就是奥古斯塔起伏多变的果岭,以及球道上、果岭旁的那些隆起,可以说是大起伏中的微地形。这些隆起的草坡,往往精巧地布置于球道的理想落球区或者果岭边周边的关键区域。

很多球洞,根据比赛期间旗位设置的不同,顶级球员制定的进攻策略完全不同。尤其吸引我的竟然是全场最短的四杆洞——3号洞,只有350码。大部分球员可以开球到果岭前,但也有球员选择开球260-270码,然后第二杆再进攻。两种打法,各有成功抓下小鸟的,也各有吞下博忌的情况。而麦克罗伊在赛后采访时说到,决赛轮最重要的一杆就是这个洞的第二杆,他第二杆切球到斜坡,一个弹跳,小球滚到旗杆边,成功拿下小鸟。

3号洞果岭前后的起伏(图/Masters官网)

回国后,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奥古斯塔球场的精彩之处。

它如此不同。比起美国传统的顶级球场,例如今年美国公开赛举办场地奥克芒乡村俱乐部(Oakmont Country Club),还有松树谷球场(Pine Valley),奥古斯塔如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就促使我想搞清楚,奥古斯塔球场最初的设计,到后面无数次的改造,其贯穿始终的理念是什么?它的DNA究竟来自哪里?这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一座是崎岖不平、荒凉无树、历史悠久的林克斯鼻祖,一座是丘陵起伏,松树参天,鲜花盛开的高尔夫圣殿,除了两者都是高尔夫四大满贯的举办场地之外,大家很难将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与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联想在一起。

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图/Getty Images)

在上一篇漫谈球场的文章——《奥古斯塔的演变》中,我提到,“在设计奥古斯塔球场时,麦肯兹和琼斯深受圣安德鲁斯老球场(St. Andrews Old Course)的启发,他们希望创造一座能够体现老球场战略精髓的内陆林克斯球场(Inland links)。”

为什么会是圣安德鲁斯的老球场?奥古斯塔和圣安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我在2025大师赛期间,我始终带着这个疑问,并试图找到答案。

阿利斯特·麦肯兹生前未能出版的遗作《圣安德鲁斯的精神》(The Spirit of St Andrews)的书名中,我们便可得知他对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崇敬与喜爱。同时,他在书中提到,1926年,他受邀为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绘制一份球场地图,他在书中提到:“尽管我原以为自己非常熟悉这座球场,但完成这项任务还是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事实上,我发现,我对这座球场的了解非常浅薄,在制作球场地图的过程中,我不断意识到各种设计的微妙之处,这总是让我惊叹不已。”

麦肯兹绘制的老球场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老球场吸引麦肯兹的都有那些地方呢?麦肯兹的总结大致如下:

1. 拥有丰富的战略性挑战,即球道宽阔,球员有多种击球策略可供选择;

2. 球道地形起伏多变,没有一块平地,提供了有着长久的击球乐趣和多变的击球体验;

3. 果岭面积巨大,里面的起伏丰富,不同的比赛旗位,可以倒推出不同的击球策略;

4. 许多球洞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职业球员拥有各种救球的机会,即使普通的球员也不会有丢球的烦恼;

5. 看似球道无比宽阔,但要打出好成绩,理想的落球区却非常小;

6. 沙坑的布置看似随意,但却恰到好处,极具考验。

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的创始人鲍比·琼斯,他与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故事可以用“不打不相识“来形容。

1921年,19岁的鲍比·琼斯前往圣安德鲁斯参加当年的英国公开赛,那一年,年仅19岁的他,天赋异禀,但脾气火爆。

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布局看似简单,球道宽阔,但起伏多变,完全不同于美国同时期的球场。琼斯打得非常挣扎,他在第三轮中,自己的球落在11号洞著名的希尔沙坑(Hill Bunker)——在那里,他打了4杆没能脱困,情绪彻底爆发,于是愤怒地撕掉了记分卡,被取消了比赛资格。虽然后来他也打了第四轮,但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不喜欢老球场,称老球场是他打过的“最不公平且最差的球场之一”。

六年后的1927年,英国公开赛在老球场举办,鲍比·琼斯整周都保持着出色的状态,最终以285杆,-7的成绩结束比赛。1930年,鲍比·琼斯又在圣安德鲁斯赢得了当年的英国业余公开赛,完成了一人蝉联当年“四大满贯(英国公开赛、美国公开赛、英国业余公开赛、美国业余公开赛)”的壮举。后来他感慨道:“我越是钻研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就越是热爱它;而越是热爱它,就越想深入钻研。”

时间来到1931年,当鲍比·琼斯和麦肯兹联手打造他们“理想的内陆球场“时,麦肯兹说到他们二人最初的构想如下:

1.设计建造一座伟大的球场,必须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到愉悦。

2.这座球场不仅要考验击球技巧,还必须要考验球手的策略决断,否则无法长期保持吸引力。

3.这座球场必须能够给普通的高尔夫球手公平的机会,同时又能让那些追求低于标准杆成绩的球手面临极限的挑战。

4.所有的自然美景应尽量保留,自然障碍应被充分利用,人工建造的痕迹,应该降到最低。

麦肯兹当时说,或许有人会质疑他们能否建造出一座受人人喜欢的球场,他会回应道:苏格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几乎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

而鲍比·琼斯后来是这样描述他们简单而明确的设计目标:开球第一杆打得越好,第二杆获得的奖励就越多奖励会是以下四种情况之一:1)更好地观察果岭;2)在斜坡站位上,有着更容易的角度进攻果岭;3)可以绕开障碍直攻果岭;4)优秀的开球在落地后会有着更好的弹跳奖励。

琼斯说道:“一座按照这些原则建造的球场,必定充满趣味性,因为它会根据球手的能力,提供多种挑战与尝试。它永远不会让高尔夫初学者感到绝望,也不会让高手感到乏味或失去兴趣。而且,正如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一样,这样的球场会随着球手的不断学习和比赛,变得越来越令人着迷。”

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鲍比·琼斯和麦肯兹都把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作为他们的理想球场。

1932年,当球场接近完工时,麦肯兹一份介绍球场设计的文件中,提到了以下几个球洞是直接受到了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启发。

奥古斯塔4号洞——圣安老球场11号洞

奥古斯塔4号洞与老球场11号洞直观对比

(制图/张旭)

奥古斯塔5号洞——圣安老球场17号洞

奥古斯塔5号洞与老球场17号洞直观对比

(制图/张旭)


奥古斯塔7号洞——圣安老球场18号洞

奥古斯塔14号洞——圣安老球场6号洞

奥古斯塔17号洞——圣安老球场14号洞

鲍比·琼斯后来说,奥古斯塔的350码的3号洞,就是对圣安德鲁斯老球场12洞的致敬。

麦肯兹和琼斯都强调:在奥古斯塔,他们努力打造出18个理想球洞——不是对经典球洞的简单复制,而是提炼了击球策略的精髓,同时结合地形的自然特点创造出的独特设计,并希望他们创造出来的这些球洞,具备其独特性,将来可以成为经典。

在上篇《奥古斯塔演变》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奥古斯塔球场虽然经历了无数设计师的改造,但其与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共通理念,却传承延续了下来。具体内容如下。

1. 从击球的自由度来说,二者都属于策略性设计。两座球场都有无比宽阔的球道,球手可以自由选择进攻角度和打法。但同时,看似宽阔的球道,理想的落球区却非常狭窄,要求球手能打出精准的击球。

2. 老球场的地形起伏崎岖不平,浑然天成。但奥古斯塔球场在大起伏的丘陵地形中,依然设计了出很多精妙的微地形。而且这些微地形只位于球洞的关键区域,影响着球手的击球策略和站位。这一点也与老球场特点一脉相承。

3. 果岭设计,老球场都是巨型果岭,起伏复杂;奥古斯塔的果岭面积也大,起伏流畅,比赛期间又硬又快,与果岭周边斜坡的短草区合力构成威胁。

奥古斯塔14号洞果岭的起伏(图/Masters官网)

4. 球洞设计精彩,极具策略性,球员可以根据比赛期间的洞杯位置,结合自身击球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进攻策略。

5. 沙坑布置。老球场的沙坑分布隐蔽,随机性强,靠策略躲避;奥古斯塔只有22个沙坑(目前也只有44个沙坑),布局精准,鼓励聪明的选择。

6. 其他障碍。两个球场基本没有长草区,惩罚性障碍较少。比如,老球场除了有一些零星灌木丛之外,只有两个洞受到水障碍影响,奥古斯塔前九洞就没有水障碍。


可以说,以上的这些特点,不仅造就了奥古斯塔球场,也造就了大师赛的传奇,使其成为四大满贯中虽然最年轻,却最具观赏性的大满贯赛事。

11号洞果岭前两个隆起非常巧妙

(图/Masters官网)

“阿门角”11到13号洞,是比赛最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精彩所在。此外,后九洞的设计也充满了变数和戏剧性,经常使得比赛到最后一洞才决出胜负,创造出犹如戏剧高潮的剧情效果。

提炼奥古斯塔的精髓,没有什么比一代天才鲍比·琼斯的话更贴切的了。因为他的愿望,在近一个世纪后,近乎完美地实现了。

“我们希望奥古斯塔球场成为一个变化无穷的球场,使得每一轮比赛都与众不同;一个心思敏锐的球手,总能发现全新的方式去应对其中细腻的挑战。就像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一样,它永远不会变得无趣和机械,而是始终奖励那些拥有想象力、勇气与智慧的人。”

参考资料:

1. Alister Mackenzie’s Masterpiece The 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 Stan Byrdy

2. The Spirit of St. Andrews, Alister Mackenzie

3. Golf Is My Game, Bobby Jones

4. The Making of The Masters, David Owe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