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设计|争议漩涡中的球场公平性!

无论是专业评委,还是乐于钻研球场的发烧友,评价一座高尔夫球场的时候,难免会提到一个词——公平性(fair)。

然而,多年来,连著名设计师、大牌球员也从未停止过对“公平性”的争议与讨论。

笔者结合大量球场设计书籍的相关章节、媒体报道,以及亲历过六场大满贯记者会的所见所闻,尝试对球场的公平性这一理念做一些解读与探讨。

撰文:徐江

编辑:苏丹 张旭

争议 从未停止

很多人会说:“面对同样的场地,遵循同样的规则,大家都是公平的。”

2023年,皇家利物浦,英国公开赛记者会现场,17号洞引发了争议。

这是一个新建的球洞,110码,短三杆洞,第一轮就产生了很多加二或者更差的成绩。记者问,这个洞是否公平?琼·拉姆答道:“我认为这个洞是公平的。因为如果这个洞是不公平的,它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都一样。

引发争议的皇家利物浦17号洞

拉姆和“很多人”的逻辑是一致的,看似无懈可击。

然而,“金熊”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却说过:“高尔夫,不是,而且从来都不是一项公平的游戏。”他指的是,作为室外运动的高尔夫,即便是同组开球的人,面临的风力风向都会不停改变。极其接近的击球,一个弹跳到旗杆边,另一个弹下水,开到球道正中的球,滚动后停在打痕里,这些公平吗?

和金熊合作设计过球场的著名设计师皮特·(Pete Dye)曾因为设计球场的公平性备受质疑过,他反驳质疑者道:“高尔夫不是一项公平的游戏,为什么我们要修建一座公平的球场呢?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逻辑,表达出不同的观点。这个问题,混乱、无解?其实不然。

奖惩分明才公平

当球场设计师们、球员们、专业媒体谈及球场的公平性,指的是球场不偏向惩罚、奖励某种击球距离或某种击球弹道的球员,比如长打或短打者,左曲或右曲者。

此外,他们认为,奖惩应该分明,即:好的击球,应该获得好的结果,差的击球获得恰当的惩罚。以下几个例子有助于我们对此问题的理解。

例1、刻意惩罚某个击球距离的击球者

拉姆是出名的长打者,开球距离在310码左右。如果某个球场很多球洞在290到320码区域设置障碍:沙坑或水,更有甚者,在这个区间故意把球道收窄,出了球道就是恐怖长草。那个时候,拉姆就理解什么是球场的不公平。莱德杯赛事规则,主队有权选择球场和设置球场,欧美两队都曾通过球场的选择和设置,刻意惩罚对方球员,奖励本方球员,成为不公平球场的实战案例。

例2、障碍都在一个方向,惩罚某种击球弹道的球手。

比如:球场中央有一个大型湖面或者池塘,如果球洞顺时针方向布局,那么水障碍都在开球方向右侧,对习惯打右曲弹道的球员不利。反之亦然。

例3、盲打

或是沙丘树木遮挡,或是球道巨大起伏,造成无法看到旗杆或击球落点,构成盲打。这对首次造访球场的打球者,造成心理上的困扰,此外,很多职业球员习惯“打到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对盲打也是颇有微词。

例4、容错性过小,偶然性成分过大,结果完全不可控。

高尔夫是户外运动,的确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会有偶然。 但是,某个球洞设计,容错性过小,偶然性过大,让拼运气成为制胜手段,灾难性后果经常不期而遇,其他17个洞辛苦积累的战果,因为一个不走运的弹跳,化为乌有。超速1公里就被吊销驾照,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惩罚。

不公平 谁之过

1982TPC锯齿草首次举办球员锦标赛,第一轮结束后,球员们群情激愤,引爆美巡历史上著名的“锯齿草起义“。球员抱怨:“球场有太多的运气成分”,“如果刮起风,比赛会被叫停,因为那个17号洞根本不可打”。说到底,公平性问题发生到极端,会引发可打性问题,即一部分球员无法完成该洞击球。无奈,美巡赛时任主席蒂内·贝门(Deane Beman)与设计师皮特·戴夫妇,灰溜溜地陪同尼克劳斯、汤姆沃森等球员代表,去场地里听取球员们对球场的整改意见。这或许是皮特·戴设计师生涯里最尴尬的时刻,于是他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传《请把我埋葬在壶状沙坑里》( <Bury me in a pot bunker> )

然而,这类球洞却是我们吃瓜群众眼里的网红球洞,看热闹永远不嫌事大,我们很难理解球员在一个短三杆洞记下双搏忌的愤怒心情,自己的奖金排名甚至参赛卡,都被一个该死的弹跳给毁了。

锯齿草球场17号洞

球员们也很难理解,美巡赛要求皮特·戴设计一个高难度的球场,果岭夸张,又要将偶然性控制到球员可以接受的水平,此外,还有天气、风力以及赛事主办方控水对球场快速坚硬程度的影响,这种既要也要还要,再大牌的设计师也会一头雾水。

吉尔·汉斯如是说

2022年美国公开赛期间,笔者有幸代表《高尔夫》杂志参加了劳力士主办的圆桌采访,受访者是背靠背两届美国公开赛得主柯蒂斯·斯特兰奇(Curtis Strange)和著名球场设计师吉尔·汉斯(Gil Hanse),我把一个有些尖锐的问题抛了出去:“球员们经常抱怨球场不公平(unfair),作为伟大的球员和伟大的设计师,二位如何看待球场公平性?”

退役后当过赛事主播的斯特兰奇经验丰富,“礼貌性”地让吉尔汉斯先做回答。

憨厚的吉尔首先引用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皮特·戴的那句名言:“高尔夫不是一项公平的游戏,为什么我们要修建一座公平的球场呢?”他特别指出,对于职业比赛中的球员,盲打不应该归纳成为不公平,他们赛前试过场,赛事中有很多参照物,比如看台的左数第三排座椅,他们锁定目标,相信自己的挥杆、击球即可。

此后,他话锋急转,指出设计师设计的果岭起伏和旗位会对应着一定的场地条件,如果赛事主办方在场地设置上,超出了那个范围,过快或者过硬,那么公平性,甚至可打性的问题,就会爆发。米克尔森在辛尼科克山气急败坏地用推杆拦阻无法停住的小球的画面,一下跳入我的脑海。

斯特兰奇随后补充道,大满贯这几年偏爱在古典球场举办,这些球场的果岭起伏很大,本来对应的是100年前7到8的果岭速度,可是如今,赛事果岭速度动辄12以上,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起伏,对球员来说,是不可控和不公平的。

这段采访,再次验证了设计师和球员,的确还在讨论和考虑球场的公平性,而且公平性问题,除了设计师,还有另外的来源,即球场的维护保养和赛事主办方对赛场的设置。

发现症结 方可解决

认识到球场公平性问题的存在,才会去有意识地解决这个问题:

上文提到的例1和例2,是可以通过球洞间的平衡来解决的。比如有几个洞,长打者被设置障碍,另外几个洞短打者劣势明显,18个洞下来就达到平衡。

华彬集团在曼谷新开的球场(Robinswood Golf Club),场地里有两个大湖,前九洞湖边6至9号洞,水障碍都在右侧,对右曲球手不利,后九洞湖边14、15、16、18洞,水障碍都在左侧,对左曲球球手不利,18个洞下来,基本不偏不倚。

华彬集团在曼谷的新场Robinswood Golf Club

例3的盲打确实不应该对职业球手构成不公平,但是对一些山地球场和度假村球场,首次到访者肯定处于劣势,需要树立一些标志杆,或者安排有经验的球童,弥补这样的劣势,增加体验感。

例4其实是最有争议的部分。设计师、球场维护保养和赛事主办方,如何控制偶然性的临界点,会是永远的难题和话题。笔者在2023年洛杉矶乡村俱乐部举办的美国公开赛上,亲眼目睹赛事主办方不停地在倾斜夸张的四号洞果岭上浇水,宁可牺牲该果岭和其他17个果岭的速度硬度的一致性,也保障该洞的公平性和可打性。


绝对公平的球场是不存在的,只是某个球场会比其他球场公平一些。著名球员帕特里克·坎特利(Patrick Cantlay)就提到,很多球员都认为老虎伍兹做东赛事的里维埃拉乡村俱乐部(Riviera Country Club)比其他球场的公平性好一些,但是,这个备受好评的模范生,也有一些球洞存在公平性的问题,比如,10号洞的右后旗位,果岭前后进深太窄了,球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2023年开始对该洞进行改造。 

球场的公平性问题,绝非拉姆和“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可以忽略不谈,相反,公平性问题确实存在,且需要足够的重视和不断深入的探讨。

 (本文图片来自球场官网) 

作者简介:徐 江

资深高尔夫爱好者,2022-2023年612天内完成13国高尔夫环球旅行,并作为特邀记者采访6场大满贯赛,现为世界百佳球场评委。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