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美食圈有米其林星级评选,高尔夫爱好者也有自己的顶级打卡指南——世界百佳球场榜单。
榜单既是对球场的鉴定,也是对广大爱好者的指引,一份权威榜单,更可能是未来趋势的引领。
评选标准更新,说明业界前沿对好球场的认知有了哪些提升呢?
撰文:徐江
编辑:苏丹 张旭
引言
百佳评选眼花缭乱,但被全球高尔夫行业公认最权威的世界百佳球场榜单,来自美国两大主流高尔夫媒体:《GOLF》杂志和《Golf Digest》杂志。
两家的评选都是两年一度。前者主推世界百佳球场榜单,后者主推两份榜单:美国百佳和美国以外世界百佳。两者的评选办法也有很大不同。
1981年,《GOLF》杂志推出自己的首份榜单。目前的评选办法是,评委根据总体印象,对备选球场进行分级划分。例如,某位评委认为某个球场可以排在全球前三名,就把它放到第一级别,获得100分,如果认为它只可以排到全球第4到第10名,就把它放到第二级别,获得85分,以此类推。以这样的打分方法为基础,将各个评委对各个球场的评分汇总平均,得出排名榜单。

美国《Golf Digest》堪称球场评选的鼻祖,1966年就推出了第一个球场评选榜单——全美最难200个球场(America’s 200 Toughest Courses) 。可见,当时的认知就是:最难的球场就是最佳的球场。
1975年,该杂志改为评选全美100个最伟大的球场(America’s 100 Greatest Golf Courses) 。 从那时起,最难球场不再等同于最佳球场!
1985年,该杂志正式推出评委打分系统,设立多个打分项(Categories),并设定具体的打分标准(rating criteria),评委们逐项打分,汇总得出球场的最终平均得分,据此推出榜单。
过去几十年,打分项经常变化,增增减减,相同名称的打分项也会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出杂志和评委们对最佳球场认知的不断提升。
了解这些打分项,有助于加强球场投资者、经营者和高尔夫爱好者对最佳球场的理解。
《Golf Digest》最新采用的打分项共有六项。
一 、击球选择 (SHOT OPTIONS)
球场是否能提供一系列的击球选择,考验球手的智慧和击球能力。这里包含两方面选择:
A. 依据风险收益不同、球手个人击球能力和当时的天气比赛状况等等,选择不同的击球路线。例如,选择进取路线,第一杆击球困难大,但一旦成功,下一杆就变得容易。反之亦然。
下图是圣安德鲁斯老球场14号洞,五杆洞,ABCD四种不同的击球路线分别用不同颜色标出。

B. 根据球位、旗位和障碍,选择不同的击球方式。 例如,进攻果岭时,球手可以选择高飞弹道上果岭,也可以选择低飞滚上果岭。来到果岭周边:高抛,切滚甚至草原推,更是任君选择。
下图为新西兰Te Arai Golf Club南场,该球场2022年秋开业,次年即入选世界百佳。图中,1、2、3代表果岭边的三种处理方式:高抛、切滚、草原推;4、5代表从球道攻果岭的两种方式:低飞球滚上果岭,高抛球直攻果岭。

该杂志原先使用的打分项是击球价值(SHOT VALUE),这也是USGA评定球场难度的科目,从2021年开始弃用,改为击球选择(SHOT OPTIONS)。(关于这两者的差异比较,另文详解。)
一个球场击球选择的丰富,无疑可以增加趣味性,考验球手的智慧,测试球手全面的技术能力,还能让击球能力差的球手可以选择自己的击球路线和方式,顺利完成该球洞,增加可打性。
二 、挑战性 (CHALLENGE)
99.9%的人打球是为了享受快乐。迎接挑战、征服困难,是高尔夫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最主要源泉。过于平淡简单的球场,索然无味。
但是挑战不完全等同于困难,具备公平可打的挑战,才能给人带来快乐。我们常说的魔鬼洞,有些难度过大,以至于不具备公平可打性。
例如,在球道上,面临180码的正面水障碍,包括女士、老人、孩子等高差点球手,大多无法完成这样的击球。
例如,海南某知名魔鬼洞,一年估算下来,会有3万个球长眠于深沟之中, 如果球场成为百年球场, 300万颗球, 估计可以把那“邪恶的沟沟”填满吧?
这样的球洞不具备公平可打性,很难给人带来快乐,在挑战性的科目下会被减分,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
三 、多样性 (LAYOUT VARIETY)
这里是指球场布局所展现出的球洞之间的差异性。球道长度和走向,障碍种类和位置设置,果岭形状和大小等等。
例如,如果四个三杆洞都是相似距离,都是向上攻果岭,或者狗腿洞都是左狗腿,或者都是在球道左右落球点设置沙坑,或者都是圆形果岭等等,重复乏味,会影响这个打分项的得分。
丰富的变化,才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四 、美感 (AESTHETICS)
球场的背景景观:山、河、湖、海,再美不胜收,也只是景观的一部分,很多都不是球场可以控制的。球场的内部景观,以及与背景景观的协调更为重要。
球场的沙坑造型,植被的搭配和养护,球道的起伏和线条,果岭的起伏和形状,以及这些部分的平顺衔接。
当内部景观与背景景观顺畅融合,其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便令人乐享其中,正所谓More enjoyment。
五 、场地状况 (CONDITIONING)
球道方面,快速、坚硬以及滚动。
果岭方面,要在可以停住球的前提下尽量坚硬,果岭要滚动得真实和平顺。
值得重点提及的是,用水量要少到极限,即Use no more water than necessary。
要知道,弹跳和滚动是高尔夫的精髓,过渡浇灌,导致成本增加和消耗资源,过软的球场,反而减少很多击球选择和打球乐趣。前文提到的低飞滚上果岭在过软的球场就很难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场地状况”打分项下,不会考虑以下因素:
1. 保养精致。
这个在景观美感那个打分项下考量,同时要考量精致保养和外部背景景观的和谐。现代高尔夫球场建设中, 不乏整容脸、硅胶胸,但是保养如何能不显得“过分雕琢”、“过分人工化”,而与背景景观自然融为一体,才是关键。
2. 果岭速度。
众所周知,果岭速度越快,推球难度越大。所以果岭速度要在挑战性那个打分项中考量,但需要结合本身的果岭坡度起伏状况综合评价。过快的速度配以剧烈起伏,果岭上可以使用的洞杯位置会大幅减少,从而减少击球选择和多样性,甚至出现球无法在洞杯附近减速的非法旗位(illegal pin),影响公平性和可打性。
老米在辛尼科克山举办的美国公开赛上,故意违规用推杆拦住要滚出果岭的球,以示抗议,全球哗然,老米人设险些坍塌。那一瞬,也成为过快果岭的反面教材。
六 、个性化特点 (CHARACTER)
球场具备一些原创性、独特性甚至有影响力的特点,从而将自己和其他球场区分开来。
例如,杰克·尼克劳斯在美国蒙大拿州废旧矿山上设计建造的Old Works G.C,是高尔夫球场建造与废矿土地复原环保项目的结合,堪称范例。该球场也荣膺美国公众百佳之列。



此处注意,这个打分项只考虑球场部分,不考虑会所及设施、俱乐部历史以及举办过大赛等因素,专注球场本身,而不是俱乐部,是两大杂志评选的共识。
除上述六个打分项外,最新规则将过去的第七个打分项趣味性(FUN)单独列出,成为一个实验打分项,它不影响球场最终得分。其实,前述的六个打分项,多多少少都包含了趣味性的因素。如今单列,猜想是为将来单独推出最具趣味性球场榜单做准备。
综上分析,从评选最难球场,到设立多个打分项但球场难度因素占比最大,再到如今强调趣味性,世界权威杂志对最佳球场的认知在不断改变和提升。
高尔夫运动生生不息繁荣发展,背后蕴含神秘的超能力,即人们能从这项运动中不断地得到快乐。
最有趣、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球场,才是最佳球场。
参考资料:
1、Jonathan Cummings <The Rating Game> 2020年版
2、美国GolfDigest官方网站
3、澳大利亚Golf Digest官方网站

作者简介:徐 江
资深高尔夫爱好者,2022-2023年612天内完成13国高尔夫环球旅行,并作为特邀记者采访6场大满贯赛,现为世界百佳球场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