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山KK

当地人称这里为香蕉山,这座球场以出色的会所设施与高水准的服务著称。曾经是岘港排名第一的球场,并成功入选世界百佳球场。然而,随著会安海岸球场的诞生,Ba Na Hills目前位居第二,但依然是一座不可错过的高尔夫俱乐部。

要了解Ba Na Hills的地貌特征,可以留意第12洞旁的一杆进洞奖招牌。这块招牌的背景展示了第11洞和第12洞的航拍图,清晰呈现了球场的地形:这里是一片由和缓起伏的小山坡群构成的地带,点缀著几座更为显著的小山头。设计师充分发挥这片地形的优势,将自然特征融入球场设计之中,打造出宽广的球道与流畅的地势起伏,为球场增添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与游戏性。

仔细观察会发现,球道上充满了细腻的起伏与微妙的转折。由于岘港雨季时雨水量充沛,设计师针对当地气候特点,在球道上设计了巧妙的排水斜坡。同时,他运用了各种不同形状的隆起地形与沙坑位置来巧妙阻隔视线,使球道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谐,而不显得过于人工化。对低差点球手而言,这些隆起地形隐藏著下坡,击球后可能会获得额外的滚动距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精准击中这些关键位置。这样的设计既提供了视觉与心理上的挑战,又让宽阔的球道充满乐趣与变化。

Ba Na Hills的沙坑设计相对低调,视觉效果并不夸张,这是为了让它们与周围的山林景致相得益彰。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避免了沙坑喧宾夺主,但同时也使其略显单调。尽管如此,这种选择更注重整体氛围,让球场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

果岭设计无疑是Ba Na Hills的最大亮点。作为一座公共球场,果岭面积设计得非常宽大,以增加旗位的灵活性,并减少草皮磨损。同时,果岭的内部起伏和周围地势设计极具巧思,既照顾到休闲球手的可打性,又保留了足够的挑战性以支持锦标赛级别的比赛需求。

最引人注目的是果岭的视觉设计。设计师常在果岭前布置大小不一的隆起,巧妙地遮掩果岭的实际大面积,让某些旗位看起来如同悬浮于空中。尽管球手心知果岭整体面积宽大,视觉上却往往感到受限,因为可见部分似乎仅有果岭的三分之一。这种设计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使球手在击球前犹豫再三,进而增加挑战性。而这种视觉与心理上的交互,让球手在失误后不仅遗憾,还充满对下一次挑战的期待,强烈地吸引著他们再次回访。

Ba Na Hills Golf Club是一座巧妙结合自然地形与设计创意的球场。它拥有细腻的球道起伏、低调的沙坑设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果岭视觉效果。由于球会一年接纳超过5万场次,球道上打痕很相当的多。 但是草坪总监在果岭的速度上以及草坪维护上做得相当不错。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