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
历史和荣誉
2015年开业;GOLF Magazine 2023世界百佳球场第20名。
访客政策
私人球场,需要会员帮助订场。概况和特点
开业尚不足十年的新球场,却已是新西兰球场的桂冠,雄踞各大榜单的本国榜首。这里有着鲜明的个性,可以概括为“三无”,说来令人不可思议。
第一无,水障碍。塔拉依提洞洞看海,却没有水障碍,湛蓝的大海只是值得眺望的背景景观。
第二无,沙坑。这里满眼沙子,却没有一个高尔夫规则意义上的沙坑。全场的沙坑和沙地,都定义为沙道(waste area),球杆可以触碰地面,球一旦在脚印里,本地规则可以免罚杆抛球。这些沙道也成为全场重要的景观和障碍。球经常通过弹跳,被起伏很大的坡引向这些沙道。沙道中很多低矮灌木,既是景观点缀,也是障碍物,一旦进入,击球的挑战性将非常大。从发球台到果岭,如波浪般的起伏将整条球道连为一体。尽管宽阔,但是出了球道就是沙道,球道上羊茅草,低剪,坚硬而快速。
第三无,长草。全场几乎没有长草,17 号洞是个三杆洞,旁边一小块深绿色,面积仅十几平米而已,高度约为一英寸,球童说这是全场唯一的一片长草。
塔拉依提最困难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果岭和果岭周围。两者连为一体,界限难辨,有时搞不清是否可以马克球,旗杆50 码以外都可以使用推杆,这种构思是设计师汤姆·多克的强项。但还好,这里的果岭算是多克所建球场中起伏较温和的那类,但果岭周围的起伏却异常夸张。一旦错失果岭到了错误的一侧,在低剪、坚硬、密实的短草区上切球,绝非易事。草原推,也可能需要瞄向旗杆九十度的位置。
另外, 3号洞和5号的交叉打球,也是一大亮点,除了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7号和11号,和其他几座英国古典林克斯球场之外,当代的球场很少有这样突破常规这么设计的。
球场所在区域原本是一大片松树种植园。投资者从毛利人手中买下土地,修建球场时,只保留球场边界的树林,场内树木全部清空,只留下两棵,分别在9 号洞和18 号洞,成了最好的景观之一,也吸引很多鸟儿去筑巢。靠近这两棵树,就可以听到鸟儿快乐的歌唱。
毫无疑问,塔拉依提诠释着当今高尔夫世界的最新潮流,在今天的新西兰,堪称王者的存在,私人制俱乐部的预订难度,更使其令人向往,值得加入梦想清单。